您当前位置:中国菏泽网  >  人文菏泽  > 正文

开国将军孙端夫的戎马人生

作者: 来源: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: 2022-08-10 10:22

1955年9月27日,共和国将帅大授衔时,孙端夫将军是798名开国少将之一。孙端夫将军出生于菏泽曹县青堌集镇的孙场村(现属河南),靠近原黄河故道南大堤。绵延无尽的故道大堤是中华民族坚挺的脊梁,他赋予华夏民族威武不能屈的气概。也是故道大堤赋予孙端夫将军坚强的性格和睿智,让他戎马一生,驰骋沙场,歼敌无数,为家乡人民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
孙端夫1911年12月(清朝宣统三年)出生。排行老大,原名孙正谊。19岁高中未毕业便考入北京大学法学院,是北京大学的高材生,一二九运动的学生代表。

1936年1月,北平学联组织学生南下宣传抗日,孙端夫是领队之一。2月,孙端夫于北平大学法学院毕业,从教一段时间后便步入军政生涯。“七七”事变后,他带着妻子李宝珍和不满周岁的孩子,毅然去山东省胶东地区参加革命。与中共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接触,接受马列主义,立志革命。

这年,他参加了胶东特委领导的威海起义,起义胜利后,被任命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一大队大队长。之后,第三军西下攻打牟平,孙端夫指挥一大队率先攻入城内,活捉县长宋健伍,缴获一批武器弹药。1937年12月孙端夫加入中国共产党,自此走上救国救民的道路。不久,他的妻子李宝珍和第一个孩子孙鹏,在胶东抗日游击战中,因叛徒出卖不幸被围牺牲。

1939年1月,日军占领蓬莱、黄县县城。八路军蓬黄战区指挥部成立,孙端夫任指挥,统一领导两县的游击战争。同年9月,山东胶东军区北海军分区成立,他任司令员兼蓬莱县县长。第二年,胶东特委命孙端夫前往文登、荣城、牟平一带,组织建立东海军分区,并任司令员兼东海区专员。经过一年工作,东海区大块根据地建立。1942年9月,党组织调孙端夫任北海军分区司令员兼专署专员。同年冬,日军纠集万人对胶东大扫荡。孙端夫带领部队坚持原地斗争,拔掉多处日伪军的据点,迫使敌人由全面进攻改为重点防守。

到了1945年,抗战进入大反攻阶段。时年初秋,孙端夫被调回北海区指挥作战,经一个多月的战斗,克龙口、下蓬莱、黄县,解放胶东重镇烟台,随后兼任烟台市市长。1946年9月,继任胶东军区警备第三旅旅长,转战胶济路沿线,先后攻克灵山、埠东、祚山等地。之后,又任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第二十七师师长,率师参加鲁中、孟良、南麻、临朐等战役。

第二年春天,又率部攻克周村,拿下潍县。在潍县战役中,所属团荣获军委授予的“潍县团”光荣称号。同年9月,济南战役时,九纵队担任助攻任务,孙端夫在传达战斗命令时,把“助攻”变“主攻”,同兄弟部队一起攻下济南。年底,孙端夫挥师南下,参加淮海战役。

1949年初,孙端夫又调任八十一师师长。同年4月,率师参加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的战斗。1950年11月,参加抗美援朝,任八十一师师长兼政委。在第一次战役中,八十一师于新兴里歼灭美七师三十一团、三十二团和一个坦克营,首战获胜。第二年9月,在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中,孙端夫亲自到先头连指挥,率领二四二团在照阳江南岸水内里、泉村一线突破南朝鲜伪军的防线。途中大小战斗10余次。一夜穿插60公里,提前56分钟到达指定地点,俘南朝鲜伪军千余,拦腰斩断伪军的退路,全军受到志愿军司令部的通电嘉奖。同时,他也受到志愿军第九兵团的通令嘉奖,荣立二等功。

1952年9月,孙端夫先后任27军代军长、军长。接着,入高等军事学院学习。1955年大授衔时,孙端夫是学历最高资历最浅的少将军长。作为27军的创始人之一,孙端夫将军为27军的发展付出很多的心血。

1960年9月,孙端夫继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高射炮兵指挥部副司令、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。1974年6月8日,因心脏病去世,终年63岁。 王义尚

责任编辑:
分享到:
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|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:鲁新闻办[2004]20号 |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:37120180017
网站备案号:鲁ICP备09012531号 |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
Copyright© 2004-2012 heze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国菏泽网